民國三年的袁大頭能值多少錢?怎么樣
標題:民國三年的袁大頭能值多少錢?
民國三年的袁大頭是中國近代錢幣中的一種,是以袁世凱的頭像為主圖案而被制造出來的。這種硬幣因為其設計精美、歷史背景特殊而備受收藏家的青睞。而袁大頭的市場價值則是由其鑄造數量、保存狀況、歷史背景等眾多因素綜合決定的。
袁大頭的鑄造量是影響其市值的重要因素之一。民國三年的鑄造量較小,僅有1045萬枚,因此其市價相對較高。同時,袁大頭的保存狀況也非常關鍵。保存完好的袁大頭因為稀缺性而價格更高。
除了鑄造數量和保存狀況之外,袁大頭的歷史背景也會影響其市場價值。例如,在民國三年時期,袁世凱政府曾經發行過多種袁大頭,其中一些硬幣由于歷史背景特殊,因而價值更高。因此,綜合考慮這些因素,袁大頭的市場價值就能夠確定。
一般來說,民國三年的袁大頭能值數千元至幾萬元不等,具體取決于其保存狀況、年份、歷史背景以及市場需求等多個因素。如果是完好保存的袁大頭,市場價值會更高。而如果是那些具有歷史價值的袁大頭,則會因其文物價值而價格更高。
總之,袁大頭因為其珍貴性、歷史背景以及良好的保存狀況而受到收藏家的追捧。如果你是一位錢幣收藏愛好者,你也可以參考市場價值,每一枚袁大頭都蘊含著豐富的收藏價值。
相關閱讀:
2015年,浙江開化縣的詹某扒了自家的老房子蓋新房,在墻頭里面找到一根鋼管,竟然發現了128枚不同面值的袁大頭袁小頭,這立刻在村里引起了轟動。
然而,令詹某沒想到的是,這128枚袁大頭竟然給他引來一場官司,原因當然是這些袁大頭“很值錢”。
咱們后面再說詹某吃官司的事兒,先說說這些袁大頭真那么值錢嗎?

所謂袁大頭,就是從民國三年也就是1914年開始,北洋政府和民國政府陸續鑄的一種銀制通用貨幣,因為這種銀元硬幣有袁世凱的頭像,所以民間都叫它袁大頭。
我們都知道,中國古代在市場上流通的錢一般有三種,金子,銀子,和制錢,所謂制錢,就是每個皇帝上臺之后,有了新年號,都會發行的官方貨幣,一般是用銀和銅按照一定比例鑄造,像什么開元通寶、康熙通寶之類的,因為這類錢含銅,所以我們現在都叫它們銅錢,銅錢外形大部分是外圓內方,因此古時候也有人管錢叫“孔方兄”。
到清朝末年,市場上主要流通的錢,除了黃金、白銀不算,光制錢就有好幾種,比如光緒通寶、宣統通寶、大清銀幣等,多種形式的貨幣在市場上被使用,換算起來很是復雜和麻煩,影響了市場的良性發展。
清朝滅亡后,袁世凱爬上了民國大總統的位子,準確來說是竊取了大總統的位子,為了穩定當時的市場和經濟,同時也為給自己當皇帝做準備,袁世凱便想統一貨幣。

于是1914年,也就是民國三年,他讓天津造幣總廠的設計師意大利人路易喬治設計了一種通用貨幣,叫“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”,因為袁世凱想當皇帝,就把自己的頭像印在了上邊,所以民間叫這種銀幣袁大頭。
民國三年二月,北洋政府正式頒布《國幣條例》十三條,發行一元、半元、二角、一角四種不同面值的袁大頭,最開始是讓天津造幣總廠和江南造幣廠鑄造,后來廣東、武昌、甘肅的造幣廠也開始鑄造。
這些袁大頭主要是以銀為材料制作,其中,壹元的袁大頭重26.6克,含銀量高達89.1%,含銅量10.9%。
剩下三種面值的重量和含銀量分別為13.3克84.5%、5.3克80.4%、2.6克82.5%。
今天國際上的白銀的價格是5.68元每克,壹元袁大頭含銀約23.7,如果單純以含銀量進行價值計算,一個袁大頭所包含的銀子,在今天至少值134.62元人民幣。
當然,如果買了袁大頭,熔化了,提煉出白銀去賣,那可就虧大了,袁大頭更重要的是它的收藏價值。

袁大頭收藏價值大,主要有四點。
第一,含銀量足,要知道古代的銅錢,含銀量一般也就一半左右,而袁大頭含銀量高達80%以上。即便不考慮收藏價值,弄個幾斤袁大頭,也能賣不少錢。
第二,制作精美,袁大頭因為制作精美,在制造出來以后迅速受到市場歡迎,幾乎快成了金銀一樣的硬通貨,看過《地下交通站》的都知道,里面的店老板天天吵著鬧著要袁大頭,因為在民國時期這家伙到哪都好使。
第三,袁大頭上鑄有嘉禾圖案,寓意國泰民安,吉祥如意,所以民間把它當作吉祥寶物。
第四,袁大頭曾經被民國政府大量收回,融掉以后提煉白銀,所以后來市場上變得很是稀缺。物以稀為貴,所以袁大頭在古代制錢收藏界是最受追捧的。
在民國時期,袁大頭總共鑄造了7.5億枚,按照設計和鑄造發行年代,袁大頭主要可以分為四代,第一代是民國三年的,第二代是民國八年的,第三代是民國九年的,第四代是民國十年的。
由于民國三年的版本是初版,又跟跟其他幾年的都不一樣,所以更加得到收藏愛好者的追捧。
那么,在收藏界,袁大頭現在值多少錢呢?
首先要說一下,不同年份的袁大頭,其發行的版本也非常多,因為參與設計和鑄造的造幣廠有好幾個,每個鑄造廠都有自己的模具,所以造出來的袁大頭各不相同。
比如民國三年的袁大頭,在袁世凱頭像上面有“中華民國三年”六個字,而其他年份的是七個字,加了一個“造”字。
民國三年的袁大頭,按照各廠鑄造出來后的版本來分,又可以分為O記版、粗發版、三角圓版、開口貝版、加鑄甘肅兩字版、簽字版、T字版、鷹洋版等八個版本,都是因為圖案和邊齒略有不同造成的。
這也是鑒別袁大頭年份和真假的一種方法。

同時,每個版本在收藏市場上的價格也是不同的,甚至差距巨大。
就以民國三年壹元面值的袁大頭來說,壹元的普通版本也就700——1000元這個級別,可是,如果是簽字版的,就達到了80000元。
什么是簽字版?就是大規模制造之前造的少量樣幣,沒在市場上流通,數量極為稀少,因為這一版袁大頭上有雕刻師L.GIORGI本人的簽字。
而且這一版袁世凱的頭像蒼老虛弱,看起來不完整,所以也叫七分面版。如果是沒有簽字的七分面版,可能價格又得低兩萬塊錢。
再比如,T字版,是天津造幣總廠試制的一批袁大頭,因為這一批袁大頭跟后來正式流通的袁大頭只有一點不同,就是邊齒為T字形,所以叫T字版,也是由于稀少,價格比較貴,現在能值個25000左右。
其他各版本的袁大頭,價值也是各不相同,越是稀少的當然是越值錢,普通版本壹元的袁大頭大概就是七八百到一千元,比較稀有的版本,幾千到幾萬元不等。至于一角二角的,也就一百到二百塊錢這個區間。
現在我們可以說說詹某那128個袁大頭的事兒了。
原來詹某的房子并不是自己祖傳的,而是從別人手里買來的,這座老宅子的原主人是一位姓汪的大爺。
汪大爺沒有兒子,老伴去世后,他曾受到村委會的照顧,后來汪大爺也去世了。汪大爺去世后,村委會還為他舉辦了葬禮。

因此村委會自認為是房子的繼承人,就把房子產權收歸村委會所有,然后賣給了汪大爺的侄孫汪某。這是2008年,汪某買來以后也沒住,立刻又把房子賣給了詹某。
7年后,2015年,汪某聽聞詹某在汪氏老宅挖出128枚袁大頭,立刻就來找詹某索要,以自己是原屋主為由,要求詹某平分。后來,村委會以汪大爺把這座房子遺贈給他們了,也要求分袁大頭。
咱們就算這128枚袁大頭都是普通的袁大頭,也價值幾萬塊錢了。假設128個袁大頭都是壹元面值的,按700一個算,是89600元,將近十萬塊錢了。
怪不得能跟這座房子扯上關系的都來分一杯羹。
汪某一開始來索要時,詹某經不住他一再騷擾,給了汪某14個袁大頭,但是汪某并不滿足,他要的是一半,在繼續索要無果的情況下,汪某把詹某告上了法庭。
當地法院認為,按照相關法律,這些袁大頭應該歸埋藏者或其合法繼承人所有,如果找不到埋藏者或他的合法繼承人,將會把這些袁大頭銀元收歸國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