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
正科級干部調到副科級干部職位,這意味著什么?

公務員提拔成為副科級,有兩個方面的意義,一是正式走上了領導崗位,二是工資收入得到了相應的提高。

在公務員體系里,晉升的主要途徑就是職務提升,一直以來工資收入都和職務直接相關。

但是職務位置始終有限,不是人人都能得到提拔,特別是在縣、鄉基層,部分人到退休還是科員,所以實行了職級晉升制度,但晉升職級不算領導干部。

公務員入職以后,一般第一年為試用期是辦事員,轉正以后就定級為科員,這兩級是普通干部。就算在縣局里擔任辦公室主任或者是股長,雖然有個職務的“帽子”,但其實不算領導,本質身份還是科員。

科員往上就到了副科級,從這一級別開始算是正式走上了領導崗位,在機構改革以前,普通公務員歸人社局管,副科級以上算領導,所以歸組織部管。

最佳貢獻者
2

能稱為副科級領導干部的,只能在鄉鎮或者縣直部門。其他市級以上單位的副科級,不叫領導干部,只能叫副科級職務。本人在鄉鎮干過10來年,任過黨委委員兼黨政辦主任,雖然不是副鎮長,但同樣是鄉鎮副科級領導職務。說說擔任鄉鎮副科級領導干部,究竟意味著什么?

一、鄉鎮副科級領導干部有哪些?

①眾所周知,我國的絕大多數鄉鎮都是正科級建制,配有三套班子,即黨委班子、政府班子、人大班子,班子正職為正科,副職為副科。因此,鄉鎮三套班子副職都為副科級領導職務,職務分別有黨委副書記、紀委書記、黨委委員、副鎮長、人大副主席。其排名為:黨委副書記>紀委書記>黨委委員兼副鎮長>黨委委員(組織委員、宣傳委員、武裝部長)>副鎮長>人大副主席。需要指出的是,鄉鎮黨委委員也是鄉鎮副科級領導職務,排名比非黨委委員的副鎮長靠前,有的鄉鎮黨委委員不兼任任何職務的,但參與鄉鎮黨委分工。以上為鄉鎮的副科級領導職務,大概有13個。

②干部鄉鎮的副科級干部還有一部分,但他們不屬于鄉鎮領導職務。體制改革后的鄉鎮,編有一些副科級崗位,比如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、農業發展辦公室主任、綜合執法辦公室主任、黨群辦公室主任、社會事務辦公室主任等等,都是實打實副科級干部,但是他們不是鄉鎮副科級領導。

二、鄉鎮副科級領導干部有一定的權利

一個鄉鎮的副科級領導干部大概有13個,在人口10幾萬的鄉鎮,算是個大人物了。 ①在政治權利方面。若是黨委委員,可以參加鄉鎮黨委班子的各種會議,參加鄉鎮大事要事的決策,有相當的知曉全、建議權和決策權。若不是黨委班子,有時也可以列席黨委班子會議,還有部分決策權和建議權。

②在工作權利方面。一個鄉鎮副科級領導干部,都有具體的分工,比如分管農業的,在農業工作方面,擁有自己的工作安排權,部分事項決定權(不是全部,只能是少部分,大事還是得提交黨委會)。

3

正科級干部調到副科級干部職位,這意味著什么?

很簡單。在中央和省里,啥都不是;在市里,單位中層;在縣區里,單位領導;在鄉鎮,大領導。

4

意味著你是事業編管八,不再歸人社局管,已是縣管干部,行政機關下面二級單位的法人及日常主持工作者。偶爾有幾個正科級事業單位例如融媒體,你就是個可有可無的副主任。

記住,寧當雞頭不做牛尾。我們這里文體廣新一個副局長,也就是你說的副科級領導干部而且是行政編制公務員,去爭一個正股級的事業單位文化館長。究其原因,每個單位每年都有一定辦公經費,如果能爭取來項目和活動,也就意味著爭來了錢。

行政編的公務員,科局級的可以是辦公室主任、也可以是分管副職,總的來說,除了被分管的那幾個人,其他的沒人管鳥你。

如果你是年輕的選調生,會有很多人抱大腿。原因就不細說了,都懂。

我們常委機關一般都是高配,擔任副科職務必須解決正科職級,差不多就這些。

你的回答

單擊“發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