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
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的進步,曾經為六安人熟知的黃大街、魁星閣、義烏小市場等幾大老商圈逐漸被城市化的有序推進更迭殆盡,消失在市民眼中,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新商圈的拔地而起。 老舊商圈的沒落、市中心及周邊新商業中心扎堆開業,可以說,六安商業格局在這幾年經歷了一輪大重整,新商業綜合體為六安市民的生活注入了生機,為他們吃喝玩樂聚會約會提供了新的場所和新的方式,當然,固步自封的商業模式也未必能逃脫倒閉的噩夢。 有業內人士稱:“如今六安的商圈是多點開花形式的,沒有絕對的中心。商業的更新是一種必然現象?!?在進入21世紀之后,六安大型商業綜合體迎來了它們鼎盛經營的時刻,皖西路的金商都、解放路的白云商廈、人民路的商之都、梅山南路和皖西路交匯處的百大金商都、拔地而起。一時間,市區范圍內出現三強鼎立的局面。

除此之外,在皖西大道上還有金商都、西都(現改為祥源廣場)、百貨大樓等商業中心。市區2平方公里范圍內云集了不少于5家的城市綜合體,其商業綜合體密集度在安徽省也排得上名次。 新綜合體遍地開花 幾家歡喜幾家愁目前六安的商業綜合體,無論是從經營模式還是品牌等都大同小異。扎堆的購物中心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皋城人民的生活,也為城市進步帶來動力。 但商圈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,前幾年的紅街、現在的解放路地下商業街,都是面臨著經營狀況差強人意的現狀。如今的六安商業格局,老商圈屹立不倒,新商圈大起大伏,讓我們再看看一些正在描繪的綜合體們,海心沙廣場、萬達廣場、嘉地MALL是改寫六安商業格局中不得不提的三大巨頭。 近年來城北板塊日益崛起,在六安高鐵北站的規劃與建設、赤壁路橋大橋通車在即、原地段成熟小區聚集,人居氛圍濃厚等幾大優勢的帶動下,海心沙廣場在城北區域的知名度一路飆升,它扼守梅山北路與華山路交通要道,定位為商務、購物和休閑娛樂于一體的一站式國際生活街區,目前項目所有的住宅都已售罄,最大的營銷重心便落在了商鋪上。 該新型城市綜合體的體量為70萬方,和萬達廣場、嘉地MALL占相當一部分的大面積商鋪相比,海心沙主推20-40㎡的小面積商鋪,單價也不高,成為手頭有閑散資金人士最為關注的商業綜合體和投資首選項目。

在未來的1-2年內,三巨頭將為商業市場注入約2450套商鋪、55萬方的商業活躍區域,是2016年截止到目前的商鋪總備案套數的47.4%。 隨著城市商業綜合體個數、面積、區域密度的增加,六安商業戰國時代來臨,優勝劣汰成為一種必然,未來他們會不會差異化的異軍突起不得而知,期盼六安商業在新老商圈的助力下更加繁榮。

最佳貢獻者

你的回答

單擊“發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